“匠心育才”党员先锋岗
教务处党支部
一、团队概况
“匠心育才”党员先锋岗团队以“聚力‘五金’新基建,争做‘教雁先锋’”为品牌创建核心,现有成员7人,其中党员6人、无党派人士1人,党员占比达86%,形成以党员为骨干的攻坚力量。团队立足高职教育特色,紧扣“金专、金课、金师、金地、金教材”五大建设任务,构建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,为学院“双高”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。
二、荣誉与成果
(一)集体荣誉彰显担当
团队先后获评2024年河南省高校实验室安全知识与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、2023-2024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、2023年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、校级样板党支部等荣誉称号,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显著。
(二)教学建设成果丰硕
“金专”提质升级:建成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,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4个,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,河南省现代学徒制示范点专业1个,河南省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专业2个,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。
“金课”硕果盈枝: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,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,河南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4门,河南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,河南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;完成部级课题4项,河南省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9个;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3项。
“金教材”精编育优: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,省规划教材14部,推荐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,打造24部校本教材,积极推广新型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及数字化等新形态教材。
“金师”蔚然成林:培育河南省职业院校“双师型”名师工作室1个、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,河南省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244名,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8名、省级教学名师培育对象19名、省级骨干教师20名、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50名。
“金地”筑巢引凤: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,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,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个,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基地7个,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,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实训基地1个,河南省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1个。
三、创建打算
团队构建“党建+业务”融合机制,以“五金”建设目标为导向,深化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。精准设立“党员责任区”,实现与“五金”工程各环节的无缝对接,让党员在关键岗位上发挥引领作用。实施“书记领办项目”,由支部书记牵头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,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,确保项目落地见效。
(一)打造“专业+产业”动态生态
新增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点,推动4个专业完成数字化改造,对接三门峡“8+6”产业集群新增2个新兴专业。建立“产业需求-专业调整”联动机制,党员骨干牵头开展专业双论证,培育有色金属智能冶金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,形成“一体多翼”专业群格局。
(二)创新“数智+课堂”融合模式
积极推进河南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、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建、以赛促研。依托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,积极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。以“周三大讲堂”为平台,组织教师开展数智化专项培训。推动AI技术融入课堂,党员教师带头试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互动教学,年内完成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改造。
(三)攻坚“教材+质控”建设工程
立项24本校本教材,确保省级以上规划教材选用比例达60%。成立党员领衔的教材开发小组,联合宝武铝业等企业开发活页式教材,建立“凡编必审”质量管控体系,每季度评估教材使用效果。
(四)锻造“双师+培育”过硬队伍
完成91名“双师型”教师认定,培育1个省级“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。构建“六步五合三保”培养体系,党员教师每年牵头1项企业实践项目,组建“党员导师团”指导青年教师,通过“周三大讲堂”开展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15场以上。
(五)升级“实践+基地”教学体系
建成1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、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,新增校外实习基地15个。推行“党员+企业导师”双元指导模式,建立虚拟仿真资源共建共享机制,确保实践教学学时占比超50%。